游客
题文

儒家学说适应了人类普遍的道德要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又蕴含着调和差异与冲突的积极因素,具有很强的普世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史实是                      (   )

A.世界大同说 B.东亚文化圈 C.政教合一性 D.儒学现代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蕴含了

A.阶级斗争理论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资本全球扩张理论 D.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
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
机构
国会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

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
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
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
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