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蕴含了
A.阶级斗争理论 |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C.资本全球扩张理论 | D.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
1896年,江苏著名实业家荣德生、荣宗敬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的批示,最终才确保了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这说明
A.政府官员廉洁 | B.总督办事高效 |
C.民企兴办艰难 | D.封建势力强大 |
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 |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唐代开始出现个体小农经济 |
B.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
C.小农经济不利于古代中央集权和商品经济发展 |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