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单位:个)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___型增长。
(3)如果将A、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____。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某科研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将人工合成降钙素的DNA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据图回答:
(1)图1示人工合成降钙素DNA的过程。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从功能看,Klenow酶是一种___________酶,合成的双链DNA有________个碱基对。
(2)图2示利用基因工程获得产品的过程。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除图2显示的方法外还有。
(3)对图2中a点的操作时,需要的酶有和。
(4)目的基因插人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
(5)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菌B之前,要将细菌B放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中处理,使之成为的细菌。
(6)上述制备新型降钙素,运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索α—萘乙酸(NAA)促进葡萄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根据预实验的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1)材料用具:葡萄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α—萘乙酸标准液、蒸馏水等。
(2)配制溶液:配制浓度梯度差为0.5ppm的9份α—萘乙酸溶液,浓度依次为,编号1~9。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葡萄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第二步:将9份葡萄枝条的基部分别在1~9号α—萘乙酸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葡萄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连续观察一周。
(4)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图中A代表,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增多,原因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其基础调节。
(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一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2)图2中该动物种群的K值为,当该动物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使全球再次聚焦碳排放问题,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力求减少图1中(填序号)的碳排放量。
(4)该生态系统稳定性主要与图1中(填序号)复杂程度有关。
(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A、B、C代表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
i图中生产者是,分解者是。
ii若图中数字代表过程,则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
是,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伴随过程进入
生物群落。(均用图中数字表示)
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2)在该食物网中,鹰占有个营养级,狼属于消费者。
(3)图中野兔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4)若人类大量捕杀蛇,则昆虫的数量会,野兔的数量会。(选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5)假如鹰的3/4食物来自野兔,1/4来自蛇,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鹰种群增加100KJ的能量,那么需要绿色植物提供KJ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