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谭嗣同认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与其观点相似的思想家是

A.墨翟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材料表明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①调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②实现民主共和③早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④避免外国干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说:“它让中国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马克思也称它“使人不成其为人”。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世袭分封 B.军功授爵 C.封建礼教 D.君主专制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