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曾在《史学要论》中写道:“历史总是记述以何种理由惹人注意的事,至于如何的事才惹人注意,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历史是存在过,且不为后人意图所左右的过去 |
B.历史叙述往往有它的特定意图 |
C.历史是某种外在因素作用下的产物 |
D.人们能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
“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施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该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A.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 |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
C.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 |
D.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下图为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局部)。该织锦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经考证,专家认为这是当时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据《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汉代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心态
②汉代的官营纺织业技艺精巧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流行的字体是楷书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并向西欧提供了大量贷款。但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转向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它们提供长期开发资金。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并且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材料所描述的措施出自于
A.巴黎公社 | B.人民公社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D.德意志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