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①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衰 ③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 ④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本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有个说法: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意思是:过于坚硬刚强,则容易折断;过于干净洁白则容易受到污染,变得肮脏。以下哲学寓意相同或相近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关于庐山瀑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下列对该诗句分析解读正确的一组是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是诗人一种纯主观想象
②“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的使用体现出意识的能动性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诗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人能有目的地改造规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0年4月20日晚,“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台上演员真情投入,场内场外踊跃捐款,募捐活动共募集到各类款项21.75亿元人民币,中华儿女的炽热情怀、博大爱心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是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
④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