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3月11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有关专家就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珍视、继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座谈。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贴春联、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总少不了圣诞歌、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各民族文化不相容   ④民族节日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

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诗。据此回答第5~6题。
5.诗中所描写的过春节的习俗至今比较普遍保存的有(  )
A.放鞭炮、贴春联  B.喝屠苏酒  C.开门迎财神  D.挂桃符避邪
6.一千多年前形成的习俗能够延续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说明了(  )
①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④许多传统习俗得到了本民族的广泛认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是(  )

A.昆曲 B.水墨画 C.四合院 D.哥特式建筑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私塾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教育制度,只是因为有了私塾,才使《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典籍得以广泛流传。由此可见(  )

A.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
B.私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形式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教育方式决定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原则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