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科学育种能改良水稻性状,提高产量。请根据材料回答:甲硫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变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1)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均变为7-乙基鸟嘌呤。请在答题卡相应方框的空白处,绘出经过两两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 |
(2)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G-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 (至少写出两点)。 Ⅱ.报春花的花朵有红、粉、黄、白、紫等颜色,是向人们报知春天的朋友。某种报春花花朵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上述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报春花的花色性状。
(2)某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择基因型为 、 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将F1种子种下得到F1植株,F1自交得到F2种子;
③将F2种子种下得到F2植株,F2自交,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 。
(4)结果分析:若F2植株中开黄花和开白花的比例为 ,则说明上述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开黄花的F2植株所结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
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③过程是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①过程是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②过程是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这是决定缬氨酸的一个________,转运缬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________。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________遗传病。若HbS代表致病基因,Hb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则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_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患此病的女儿概率为________。
(4)比较HbS与HbA的区别,HbS中碱基为________,而HbA中为________。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________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为了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1:变形虫放射性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2: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下:
当加入RNA酶后,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就停止了;再加入从酵母菌中提取的RNA,则又重新合成了一定数量的蛋白质。
分析讨论:
(1)从实验1可以看出RNA的合成发生在细胞的哪一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核交换后,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为什么会出现有标记的RNA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实验1和实验2,你认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1的设计有何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为部分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下图是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据图表回答:
氨基酸 |
遗传密码 |
酪氨酸 |
UAC |
苯丙氨酸 |
UUU、UUC |
丙氨酸 |
GCA |
甘氨酸 |
GGC |
赖氨酸 |
AAG、AAA |
脯氨酸 |
CCG |
甲硫氨酸 |
AUG |
精氨酸 |
CGA |
(1)上图中1和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物质)。
(2)若该图表示以乙链为模板合成甲链,则该过程称为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3)若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有________个。
(4)若甲链中的一段序列为……TAC TTC AAA CCG CGT……,据左表推测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从细胞中提取DNA和RN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细胞时,转入DNA比转入RNA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与合成DNA不同,这一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控制。
为了研究酶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B,各注入2mL体积分数3%的H2O2溶液;再向A管滴人2滴3.5%FeCI3溶掖,向B管满人2滴质量分数2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蔼;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
(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的[O]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
②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
③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号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