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加入WTO是一柄“双刃剑”,伴随着利益和机遇而来的还有冲击和挑战。入世8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加入WTO不仅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地推动着中国国内全面的改革进程。然而,挑战也是必然的和严峻的。我国在分享利益,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履行其各项承诺,承担各种义务,严格遵守WTO的各项规则。
材料二:读右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美国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什么原则?
(2)中国入世8年来,享受了什么样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某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2%,财政收入增长16.1%;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7%,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2%,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5%,万元GDP能耗下降5.5%;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材料二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简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致性。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材料二的举措进行评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7.8%。这是时隔三年后,我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落到8%以下。经济增速下行,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外部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长期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造成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要转方式、调结构,但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关键原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各产业企业似乎都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即便是循着传统的发展模式也能赚到钱,因此,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和动力都不够充足。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疲软、各个产业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产业盈利水平下滑。比如,钢铁出现全行业亏损,服装业赚钱越来越难,煤炭行业的销售利润也在降低,等等。这种局面将倒逼各个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使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经济增速下来了,为什么对转方式、调结构有利?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如何调结构、转方式提出建议。
(2)政府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具有哪些经济职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阶段

时间
增长阶段
主要内容
驱动因素
主导产业
1770年以前
“起飞”前
开发自然资源
资源投入
农业
1770-1870年
早期经济增长
机器代替手工
资本投入
重、化工业
1870-1970年
现代经济增长
效率提高
技术进步
与服务一体化的制造业及农业
1970年以后
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
信息化
渗透到各产业的信息通信产业

材料二国际上,先有美国金融危机,后有欧债危机,现有叙利亚动荡。国外有舆论认为,目前中国物价高企,房地产泡沬膨胀,社会矛盾多发,是下一个出现危机的“倒霉蛋”。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注企业发展的质量,关注弱势群体,稳中求进,毅然走上了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大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
(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有什么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11年以来,中小企业面临信贷紧、成本涨、订单减少等多种困难。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中小企业的命运问题成为政府、媒体的关心话题。
材料一民营企业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这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急剧缩小,大量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材料二“用工荒”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供给结构中第二代农民工比重增加,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动地“拉力”弱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企业如何应对高成本出谋划策。
(2)有人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以来,南昌、重庆、武汉、南京就被传称为“四大火炉” ,此说法还曾被写入地理教科书。这些城市,集中在长江流域,且是大型城市,夏季受“造热高手”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高湿天气多,使人闷热难耐。近年随着整体气候形势的变化,各城市的炎热程度有了变化,于是网上就会热炒“新四大火炉”和新排名的“火炉”城市。“火炉”是老百姓对一些高温天经常出没的城市的叫法,它给当地人们各方面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高温天气问题给当地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