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7.8%。这是时隔三年后,我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落到8%以下。经济增速下行,除了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外部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长期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造成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要转方式、调结构,但并没有取得太多的实质性进展,关键原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在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各产业企业似乎都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即便是循着传统的发展模式也能赚到钱,因此,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和动力都不够充足。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疲软、各个产业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产业盈利水平下滑。比如,钢铁出现全行业亏损,服装业赚钱越来越难,煤炭行业的销售利润也在降低,等等。这种局面将倒逼各个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使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经济增速下来了,为什么对转方式、调结构有利?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如何调结构、转方式提出建议。
(2)政府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具有哪些经济职能?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回味无穷。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
请问:《雪中芭蕉图》是否与自然办中实际情景完全一致?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1)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
(2)你认为应如何确行使网络监督?

近年来,福建省重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努力打造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品牌,推动闽台双向旅游对接,增进两岸交流,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省A地政府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将文化产业振兴与群众文化福利统一起来,特别是把握群众文化福利这一关键,准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文化投入规划
(1)作为公民,你认为应如何有序地为文化投入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2)公民为什么要为文化投入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经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证实,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央选择这时对铁道部党委书记、部长刘志军采取措施,都显示了“对腐败分子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的决心。
(1)中央查处刘志军案体现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守的什么原则?
(2)请你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