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
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材料一:2015全国“两会”的氛围比以往来的早一些。2月28日,柴静协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归来,随即引起全民讨论,使“雾霾”问题再度回到公众视野,环境保护的话题迅速升温。
材料二:2015年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要主动作为。
材料三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每个公民都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1)结合政府的知识,说明我国在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2)请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为公民在治理中的做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它不仅是沿线各国互通有无得商贸之路,也是各国文明的文化交流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开放、交流、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改革”的微博讨论量达一百多万条,“改革”相关新闻报道数为29万条。对深化改革充满期待的百姓,已不满足围观政府的改革新举措,更是纷纷提出建设性的真知灼见。网络与现实、会内与会外、代表委员与老百姓,正形成共议改革的强大“势场”。“两会”对民声的倾听力度越来越大,由此实现了民生的不断改善。
材料二:2014年A村村民参政行为表现调查统计表
A村村民参政行为 |
是 |
否 |
参加本村村委会选举 |
67.5% |
32.5% |
反映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
49.5% |
50.5% |
参加村民大会,发表意见 |
15.6% |
84.4% |
给上级领导写信或口头反映情况 |
20.4% |
79.6% |
向本村的乡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
12.6% |
87.4% |
向本乡、本村的县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
8.1% |
91.9% |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必须重视倾听民声的原因。
(2)请结合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A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状况并指出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4年,被誉为“中国创业元年”,有关部门出台了的一系列政策,将创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落实学生创业培训、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多种创业形态。青年创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代”。
为了支持青年创业,很多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创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同时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创业教育和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创业有风险,进入须谨慎。根据媒体的报道,青年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目前,我国创业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需求与资源对接还不顺畅,部分传统产业还不能迅速跟上互联网的步伐……面对略显骨感的现实,青年要做好充足准备,放飞创业梦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国家性质与政府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扶持青年学生创业的政治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省老年人口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口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要求修改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日益强烈。2010年,部分省人大代表在民意调查基础上,联名向大会递交了一份“关于要求省人大尽快修改《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议案。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生育政策。同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调整生育政策的决议》,要求各地及时修改相关地方法规。2014年1月13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浙江成为了全国首个“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的省份。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解读浙江省“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