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300公里,乙地降水多于甲,年太阳辐射少于甲。读图回答8-9题。

此时甲、乙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炎热干燥 B.甲地温和多雨 C.乙地炎热干燥 D.乙地受西南风影响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的形成和太平洋板块有关 B.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C.图中大陆架面积小 D.图中甲乙附近自然带相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据此回答18~19题。

年份
降雨量(mm)
地表覆盖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m3/s)
土壤侵蚀量(t/km2a)
径流量(m3/s)
土壤侵蚀量(t/km2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9
264.6
1.9
6.6
1993
815.9
10.1
272.6
2.4
0.5
1991
884.8
11.1
299.2
2.8
4.9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