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的材料、相关试剂和观察内容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组别 |
材料 |
实验试剂 |
观察内容 |
A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呈红色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清水 |
质壁分离及复原 |
D |
洋葱或大葱、蒜 |
卡诺氏液、95%酒精等 |
低温诱导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 |
如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f表示的是CO2,则该图解表示生物圈的碳循环,且(a、b、c、d、e)→f过程都是存在的 |
B.c的同化量越大,流向d和e的能量就越少 |
C.图中的a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
D.图中的b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
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 m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
A.5×103 m2 | B.5×104 m2 | C.53 m2![]() |
D.54 m2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
D.野兔和鹿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
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
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 |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