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2)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
A. | 客观的物质活动 |
B. | 纯粹主观的活动 |
C. | 自觉能动的活动 |
D. | 社会历史的活动 |
一个时期以来,“血污棉被”、“有毒大米”、“致癌大米”、假药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制假贩假的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呈现日益猖獗之势。为此,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截至2000年底,全国打假联合行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两万多,全国2000年一年查处十万件制售假货案,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七个亿。上述材料,从哲学常识的角度看,它反映了
A.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B.唯利是图思想是市场经济的反映 |
C.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江泽民同志指出“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这说明
A.正确的科学理论和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要建设精神文明,必须按规律办事 |
D.人有主观能动性,必须重视 |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给我们青年学生的启迪是
A.一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出发 |
B.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国情,了解民情 |
C.以史为鉴,一切从实际出发 |
D.主观愿望超越现实国情就会犯错误 |
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B.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的问题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