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H)对糯(h)为显性,植株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物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长出许多的F1植物,然后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以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有一株F1植株(A)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可见这株F1植株(A)控制非糯的基因是纯合的。
请回答:
(1)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F1正常自交得到的F2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
(2)据分析,导致A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F2植株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由于父本控制糯性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F2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同学以纯合的糯抗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父本,进行同样的实验,出现同样的结果,即F1中有一株植株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则这株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开展有关果酒制作的探究如下图。
(1)植物组织培养的探究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葡萄幼苗可能产生了。若要确定其化学成分,可直接从葡萄幼苗中。
(2)该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
①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是酵母菌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包括有。
②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在以后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制果酒过程过程后一阶段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④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酵母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⑤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从而淘汰掉杂菌。
下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I、II、III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II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
(3)购买了一批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但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先进行。
(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5)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
(6)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图1为动物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图2示兴奋传至b点的膜电位变化。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的下丘脑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
(2)在图1中的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后,由图2知:c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此时电流表指针向方向偏转。
(3)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导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的结合。此反映细胞膜具有功能。
(4)若摘除动物的甲状腺,图1中毛细血管中物质甲的量将会(增多、减少);注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图1中的细胞的活动。
(5)当动物失水过多时,图1中的下丘脑细胞分泌的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图1表示果蝇细胞染色体组成。已知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翅(B)对黑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据图回答:
(1)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
(2)摩尔根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的雌雄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1/2为红眼,1/2为白眼。对于这实验现象,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作出解释,后来又通过等方法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
(3)针对果蝇某遗传病绘制其家族部分成员系谱图(如图2)。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Ⅱ6号个体为该基因显性纯合子,Ⅲ2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上述实验说明:控制敏感型.耐受型的性状的基因位于中。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
有人利用小球藻做了下列实验,开始时各试管中小球藻的数量相同,请回答:
(1)通常采用法对A瓶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记数之前,将试管振荡几次的目的是。
(2)将装置a.b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B.C两瓶中小球藻密度更大的是,原因是。
(3)A瓶中酵母菌繁殖速度最快时,细胞呼吸的反应式是。
(4)若改变装置,将小球藻密闭在A瓶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C6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C5的含量快速降低,则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