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图表示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图中看出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氨基酸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转化成糖类和脂肪.(2)人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量会暂时降低,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3)某人多食少动,导致肥胖,其原因除了由于多食的脂肪储存在体内外,还可能发生了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过程
(4)人们发现一些抗旱植物的原产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从生物进化角度看,抗旱类型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据悉,我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克隆荒漠植物甘草的一系列抗旱基因。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多种抗旱农作物已为期不远。这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价值。
(6)若把抗旱基因转入小麦的叶肉细胞,该受体细胞要经过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培育成抗旱小麦植株。要确定转基因小麦植株是否具有抗旱性,在栽种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试回答有关问题:
(1)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选带芽和幼叶枝条的目的是芽和幼叶产生的 能促进枝条生根。选一年生枝条的原因是 ;
(2)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观察指标是 。
(3)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不同的扦插方法对同种植物枝条生根影响”的研究。如出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则说明 。
时 间 |
处理方法 |
试验数量(枝) |
成活数量(株) |
成活率(%) |
2008年 |
方法一 |
1000 |
663 |
66.3 |
方法二 |
1000 |
752 |
75.2 |
|
2009年 |
方法一 |
2000 |
1351 |
67.5 |
方法二 |
2000 |
1580 |
79.0 |
注:“方法一”指插条仅正插处理(如上图甲);“方法二”指先倒插处理(如上图乙),一段时间后,再作正插处理。
(4)上图丙中枝条处理的方式为用细线水平吊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X部位生出了根,则根的生长方向为 。
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发生的生理反应过程为作用。
(2)在A上进行的是反应阶段,B中进行的是_____反应阶段,A为B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_,以保证B中反应的正常进行。
(3)通过图中这一生理反应过程,能够将光能转化为能贮存在图中甲物质中,甲物质是。
(4)叶绿体膜面积较大,其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8分)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a、b、c三个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图回答:
(1)造成叶片b部位和c部位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2)可将叶圆片放在酒精中脱色的原理是。
(3)分析问题:
①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需比较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
②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需比较______和______,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
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________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2)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________阶段,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单体,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基因控制胰岛素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替排列构成,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_________化学键(填代号)。
(2)在图中④结构中完成的是翻译过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一小段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决定“…—甘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的模板链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