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些史书文献和文学作品,都是重大改革的历史见证和补充说明。回答下面试题
《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   )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什么国旗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蒋介石曾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则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新中国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中,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

A.共产与民主 B.共产与平等
C.平等与自由 D.民主与科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