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24所示。由图2-24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开始至2 min末Z的平均速率分别为()
图2-24
A.X+Y====2Z;0.05 mol·L-1·min-1 |
B.X+Y====2Z;0.1 mol·L-1·min-1 |
C.X+2Y====Z;0.1 mol·L-1·min-1 |
D.X+3Y====2Z;0.05 mol·L-1·min-1 |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
实验室由MnO2和浓盐酸制取纯净的氯气时,气体通过两个洗气瓶,第二个洗气瓶应盛()
A.稀盐酸 | B.浓硫酸 | C.水 | D.饱和食盐水 |
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
B.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
C.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
D.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1 |
在氢氧化钠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
A.离子键 | B.共价键 | C.非极性键 | D.极性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