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及现象 |
A |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
![]() |
B |
检验某卤代烃是否是氯代烃 |
![]() |
C |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 |
![]() |
D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 |
![]() |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
B.氯碱工业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C12和NaOH溶液反应 |
C.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沸腾炉中排出的SO2的热量 |
D.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 |
将等物质的量的N2、H2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3H2 (g)2NH3 (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改变条件 |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
|
A |
增大压强 |
N2的浓度一定变小 |
B |
升高温度 |
N2的转化率变小 |
C |
充入一定量H2 |
H2的转化率不变,N2的转化率变大 |
D |
使用适当催化剂 |
NH3的体积分数增大 |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pH不变 |
B.烧杯a中发生氧化反应 |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 |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Zn-2e-=Zn2+ |
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合成氨与催化剂表面积大小关系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中,合成氨采用压强越高,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
B.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能加快合成氨的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
C.采用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使反应易达过渡态,故明显加快 |
D.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能增大氨气的产率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
B.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H2,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
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
D.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