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影《知音》描述的是反袁复辟斗争中名将蔡锷的故事,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与其相关

A.推动二次革命 B.发表《讨袁宣言》
C.组织“筹安会” D.领导护国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插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面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置特别行政区
C.成立自由贸易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