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


 

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有一项内容: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请说说这项内容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综观以上各图,简要说明它们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3)在这一期间,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
(4)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迭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上述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准确地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

论述题(本题共8分)
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线索,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地图包含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两幅图,提取有关西周到秦朝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全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