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七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专家认为:此次旱灾既与天气异常有关,也有西南地区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有关。
旱灾发生后,重庆市委、市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各有关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6)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和重庆市的应对措施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
(7)运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七分析我国未来粮食价格的走势。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280万乎方公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海洋情结,秦汉时期,我国的海洋渔业、海水制益业和航海业就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超过4.56万亿元,但海水养殖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原生态海产品、粗加工海产品比重过大,赤湖灾害日益频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集中批复了天津、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当前,海洋成为世昂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围绕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和完善海洋法律体系。不少专家呼吁全国人太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2011年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的议案。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并针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加快制定《中华人强共和国海洋基本法》。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外贸稳定增长,关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关乎经济稳定增跃目标的实现。
注: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出口保持强劲势头,比上年增长20.3%。2012年1—8月我国出口额为13091.1亿美元,增长7.1%。
材料二当前,在出口仍将面临较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情况下,我国部分出口企业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产品注入科技基因,成功地规避了贸易壁垒,使企业出口额逆势上扬。
材料三 2012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强调,面对当前的困难,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增强企业信心。坚定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企业家要用智慧捕捉危机中蕴藏的机遇,以更长远和更开阔的眼光开拓进取,奋发圈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说明企业应如何战胜困难。(8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即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注:①目前,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达到9.25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重。②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材料二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道理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党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挑起事端,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向中方提交了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的照会及通知。2月19日,中方声明不接受菲方所提仲裁,并将菲方照会及所附通知退回。中方的上述立场不会改变。中方一贯致力于通过双边谈判和协商解决有关争议。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也是包括菲律宾在内的签署国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作出的承诺。中方坚持按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和《宣言》的有关精神,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划界争议。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方表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