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弹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贵和尚中”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表现在外交行动上就是以尚德不尚武为价值取向的“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即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先治理好自己的民族、国家,再以此去感化其他民族和国家,把和谐作为重要原则来处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近几年,北方某市坚持以“贵和”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加快公共文化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中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每年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日,举办包粽子大赛、厨艺大赛和饺子宴及以“贵和尚中”为主题的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展示才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共建社区、共创和谐、共享成果的社区大家庭浓厚氛围;同时,当地还重视用现代传媒整合传统资源,市政府鼓励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创新,一批既为人们喜闻乐见又格调高雅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努力,把人们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展示“贵和尚中”思想的艺术广场,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化市场的繁荣。
(1)结合材料,用矛盾观的一个最恰当的原理分析“贵和尚中”与“协和万邦”思想之间的关系。
(2)分析说明“贵和尚中”思想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贯彻“贵和”思想的举措对该市建设的意义。
(3)材料中该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
2010年3月到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涉及14个课题,78位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全国22个省、区、市,开展历时4个多月的调研.形成15个专题调研报告。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在报告中深入研究了“十二五”期间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等重要问题,并建议国务院配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改革,合理确定政府性收入的总规模和总收入,实现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合理均衡增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进行专题调研并对政府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一过程蕴涵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2分)
2012年 3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特别是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加强对PM2.5的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专家指出:鼓励财产性收入目的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这次提出的是“使更多的群众拥有”,它从属于发展成果群众分享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运用哲学常识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阅读《人生路上有沉潜》
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企鹅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展示,企鹅在将要上岸之时,要从海面潜入海中,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借用水的浮力,迅猛向上,飞出一道弧线,落于陆地之上。
企鹅的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绝非沉沦,而是勇敢、智慧、自强。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直至精疲力竭。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从“发展观”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沉潜”中学到什么道理?
(2)试对“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有价值观的人生才是更美的人生”加以评析。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