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    度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2003
8472元
2622元
2004
9422元
2936元
2005
10493元
3255元
2008年第一季度
4386元
1494元,

注: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收入最低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扩大了2到3倍。
材料二          2000年至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情况

年 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最终消费率
61.1%
59.8%
58.6%
55.5%
53%
52.1%
47.9%

注:①所谓“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额占GDP生产额的比重。
②2005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
材料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讲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严重原因及应对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你准备通过哪些渠道收集资料,开展此课题研究?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3)从政治生活角度,阐述党提出“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重大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4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会议,全面部署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严重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迅速作出工作部署,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组织和协调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几天来,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地震救援专业队伍等紧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大力协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开了一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艰巨斗争。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目前,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推进。总的看,救援行动是及时,救援工作是得力的,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救灾抗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论断蕴涵的哲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表1:三十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

注:人均寿命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表2: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变奏

材料一新医疗改革重点之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需要行政体制改革配合,政府要转交职能,管办分离,变“操办”为“绩效管理”,建立服务型政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1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概括其中包含的主信息。
(2)结合表1,联系实际,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进行新医疗改革?
(3)结合表2,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
(4)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在新医改过程中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2011年3月15日,即日本“3·11”大地震后的第四天,有关“日本核辐射导致海水受到污染,海盐从此变核盐”以及“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之类的传言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同时,网下传播也迅速蔓延开来。随之,这些谣传引发了恐慌。3月16日,浙江、广东、上海等地的一些居民开始涌入超市抢购食盐。这股恐慌性的购盐潮从东部沿海开始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蔓延,并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时间,人心惶惶。
3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与此同时,包括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海南、上海等多地紧急部署稳定市场措施,并陆续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保障食盐供应措施及澄清谣言,恐慌性的抢购风波逐渐被平息。

材料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提出的意见、建议,无论从数量上、内容上,还是质量上与往年相比都有有很大提升。大会前,代表们积极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基本议案文本。会议期间各代表团认真讨论,充分沟通,共同研究,使议案文本进一步完善,保证了议案质量。
材料二 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选举法修正案。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材料表明人大代表享有哪些权利?结合材料说明人大代表如何做到更好地反应和代表民意?(8分)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材料二 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6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依据。(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