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
A.9:3:3:1 | B.3:3:1:1 | C.1:2:1 | D.3:1 |
已知高茎(G)对矮茎(g)为显性,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GG×gg | B.GG×Gg | C.Gg×Gg | D.gg×gg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 |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A.YR | B.yR![]() |
C.Yy | D.Yr |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
A.显性性状 | B.性状分离 | C.相对性状 | D.隐性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