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一。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千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w/w)
|
树皮 |
树叶 |
枝条 |
种子 |
野生植株 |
0.01777 |
0.00946 |
0.01280 |
0.01406 |
人工栽培植株 |
0.01483 |
0.00102 |
0.00193 |
0.01256 |
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为保护红豆杉资源,应以其 为原料,提取、分离紫杉醇。
(2)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w/w)
实验 组别 |
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与水平 |
外植体 |
||
树皮 |
树叶 |
顶端分生组织 |
||
1 |
2mg/L2,4 – D |
0.000 |
0.000 |
0.001 |
2 |
2mg/L2,4 – D+0.5mg/L NAA |
0.000 |
0.002 |
0.002 |
3 |
2mg/L2,4 – D+0.5mg/L KT |
0.004 |
0.027 |
0.004 |
4 |
1.5mg/L2,4 – D+0.5mg/L KT |
0.000 |
0.012 |
0.009 |
5 |
0.5mg/L2,4 – D+1mg/L NAA+0.5MG/L KT |
0.000 |
0.027 |
0.004 |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
②上述实验结果说明 最适合做外植体,经过 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3)2,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在 等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因素时,绘制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所做的探究实验,温度属于变量。当CO2浓度在c~d范围内,低、中光强下,限制该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2)当CO2浓度为a时,中光强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ATP→ADP与ADP→ATP两者转化速率的大小关系是(填“前者大于后者”、“两者相等”或“前者小于后者”)。
(3)当CO2浓度为b时,高光强下12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其他条件不变,该植物24小时内有机物是否有积累?。
(4)当CO2浓度为c时,将低光强改为高光强,短时间内该植物的叶绿体内C3与C5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5)据图分析,室温情况下欲提高塑料大棚内该植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7分)某地区创建出如图所示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图中存在条食物链,福寿螺与线虫的种间关系是。
(2)碳在该图中生物之间传递的形式是。鸭子的粪便可以用于水稻的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3)流入该图中的总能量是。利用鸭子防治福寿螺与稻飞虱,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
(4)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微藻能合成大量油脂而被用于提炼“生物柴油”,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出路之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实验过程如下: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糖尿病模型组(6只) |
乙:正常组(3只) |
|
饲喂 |
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喂养4周 |
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 |
处理 |
静脉注射30%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诱导剂) |
不作处理 |
采血 |
3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连续12周 |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
处理 |
A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悬液 B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
不作处理 |
采血 |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
(1)实验中对照组是。
(2)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3)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基本指标:①、②血脂、③和C-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4)血液中C-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1分子某前体蛋白在细胞的________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1分子③和1分子C-肽,然后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5)饲喂12周后,收集乙组中某只猕猴24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毫升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体液调节过程是:。
(6)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作为追踪的标记物。
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在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与甲状腺激素相关的问题:
PB: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TH:甲状腺激素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若给小狗长期口服甲状腺激素,则小狗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将(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填部位),其直接调节的是过程;由图可推知物质P为(只在转录过程发挥作用,不参与DNA复制过程)。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甲状腺的活动会。
(3)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该抗体能与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其失活,该病属于,该患者体温与正常人相比。
某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的动物,其眼色有深红、猩红和无色三种,基因控制情况未知。回答以下问题:
(1)如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纯合的深红眼个体与纯合的无色眼个体交配,F1均为猩红眼,则F1随机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2再随机交配所得F3中深红眼个体占。(假设每代个体数足够多,下同)
(2)如该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情况见下图所示,隐性基因控制合成的酶无活性。
①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某深红眼个体与无色眼个体交配,F1中深红眼个体占1/4,则该深红眼亲本个体的基因型为,F1中深红眼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动物三种眼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种。两猩红眼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无色眼个体,则亲本杂交组合共有种。能产生aXb配子的深红眼雌性个体与能产生aY配子的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子代中深红眼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③从上图信息可知,基因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