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图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 nm的缝隙,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前神经元合成,经过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
(3)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报道,当大脑里乙酰胆碱(Ach,一种神经递质)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如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实验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轴突中已除去突触小泡)

下表为不同浓度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问题:

Ach浓度(µmol•L-1)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1
5.31
0.4
5.01
5.24
0.5
5.00
5.16

①C处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处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轴突中除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处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处的野菊。
(3)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完成下列问题:

(1)此培养基的营养要素有类,其中蛋白胨能提供的是。
(2)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
(3)在各种成分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的是。
(4)如要鉴别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需加入,观察它的特征。
(5)此培养基能否用于培养产生人的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原因是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等问题:


表: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1)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区。若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宜选择根的区细胞为材料;若要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宜选择根的区细胞为材料。
(2)图中真菌菌丝能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和水分供植物使用,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又可
供真菌利用,两者属于关系。
(3)上表是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
;

(4)氮素被植物体吸收后,可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其中包括(多项选择)。

A.核酸 B.NADP+ C.纤维素 D.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