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 |
C.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
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
在春末晴朗白天,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人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相对含量较高的是(C3或C5);在l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或浅)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时绿体产生更多的用于CO2还原。
(3)6~9时~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不同 |
C.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属于初级代谢产物 |
D.在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或琥珀酸 |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
B.艾滋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
C.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
D.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
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
C.抗体从效应B细胞分泌出去时,其细胞膜面积不变 |
D.植物细胞积累K+不需要消耗能量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C4植物叶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具有基粒和基质 |
B.圆褐固氮菌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
C.真核细胞内含有DNA的细胞器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
D.线粒体中基因的遗传没有母系遗传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