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下列关于端粒和端粒酶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端粒与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供热显蓝色 |
B.端粒酶催化端粒延长是逆转录过程 |
C.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相当于一种逆转录酶 |
D.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滴加到待测端粒酶样液可以鉴定端粒酶的成分 |
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的形态 |
C.细胞能够分裂 |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目镜 | B.物镜 | C.光 | D.反光镜 |
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细胞中相关元素或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正确的是( )
A.C、O、H、N;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B.C、O、N、H;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C.C、O、H、N;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D.H、O、C、N;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 X 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 )
A.核糖体 | B.内质网 | C.高尔基体 | D.细胞膜 |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 .
肽化合物 |
名称 |
氨基酸数目 |
① |
催产素 |
9个 |
② |
牛加压素 |
9个 |
③ |
血管舒张素 |
9个 |
④ |
平滑肌舒张素 |
10个 |
⑤ |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13个 |
⑥ |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22个 |
据表格分析,可以归纳以下几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
(2)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具专一性
(3)这六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22种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3m-18×3)
A.(1)(2)(3)(5) B.(3)(4)(5) C.(1)(2)(5) 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