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向西方学习的最终结果及其原因。
述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10分)
联系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概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中国的秦始皇和雅典的伯里克利分别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其基本特点分别是什么?
(2)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政治制度的正常运作?
(3)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评价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