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继成功开发法门寺文化旅游景区、岭南山水旅游景区后,陕西省宝鸡市又一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中华礼乐城”于2009年国庆期间在市人民公园正式对游客开放。打造“中华礼乐城”是都市文化旅游重点工程——(国家级)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聚焦”周文化、“引爆”石鼓山、“相聚千渭之汇”三步走的第一步。它将和市区的石鼓山文化旅游景区、北首岭史前文化博物馆、炎帝陵景区以及以渭河文化长廊、渭水之上大舞台、酒吧茶秀演艺不夜街、购物黄金街、仿古街、美食街等为主的都市文明体验区一起,成为支撑宝鸡的主要文化旅游载体。
(1)宝鸡与周礼文化血脉相依,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联系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周礼文化。
(2)宝鸡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是周文王演绎《周易》、《周礼》之地。 假如你是宝鸡市旅游局局长,请你从辩证法的角度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宝鸡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其中停留“天宫一号”十二天。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顺利回归地球。“神舟十号”的载人航天飞行将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
材料二:从1999年到2013年,神舟系列的十艘飞船在人类太空中留下了十个扎实的脚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宇宙探索过程
发射目的
“神舟一号”
样品: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神舟二号”
成型:在飞船上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各项实验
“神舟三号”
载人:搭载模拟人
“神舟四号”
低温:验证低温对发射的影响,解决前三次发射中发现的有毒气体超标、太空辐射问题
“神舟五号”
圆梦:载人飞行,对前四次飞行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
“神舟六号”
筋斗:进行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
出舱:进行出舱活动实验,掌握出舱技术
“神舟八号”
天吻:进行交会对接实验
“神舟九号”
人控对接:实现人控交会对接,实现“四个首次”
“神舟十号”
天空授课:进行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进行短暂的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

(12分)A地现有100万亩竹林,该地采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生态修复等手段,注重生态保护,开展科学的竹林经营。
穿·竹——用高科技手段,采用一系列复杂工艺提炼竹纤维,经过纺丝制成棉状的新型纺织纤维,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类服装的400多倍。
喝·竹——从竹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竹叶黄酮是食品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的一大“宝”。
游·竹——大竹海年迎游客500万,旅游收入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
A地生产的竹产品涉及板材、竹纤维、工艺产品、医药食品等七大系列3 000余个品种。一支成品竹的原始价值15元,经过深加工,能产生60多元的附加值。竹产业总值达到108亿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30%,竹产业为本地居民年平均增收6000余元。
A地是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一根翠竹”功课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从哲学基本派别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观点?简要分析其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2012年11月29日,艺术节山东省筹委会正式启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宣传口号、宣传画征集活动。要求体现好“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体现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体现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和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艺术节期间将举行丰富的文艺活动、众多的艺术院团将搭建起省内外以及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全国观众带一场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艺术飨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本届艺术节给我们的文化创新有什么样的启示?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