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全球人口的剧增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气候日益恶化严重,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这促使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少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共识,并为被人们普遍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我国某市提前洞察了这一趋势,在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引下,率先布局,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新能源、改进电力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材料中“低碳生活”的形成和影响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2)简要分析材料中“某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3)请分别从观念和行动两个方面为“低碳生活”草拟两条倡议,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材料二: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的启示。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福建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针对材料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营改增”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
GDP增长率(%)
8.3
9.5
11.2
税收增长率(%)
16.3
19.5
21.8
税收弹性系数
1.37
2.24
1.95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2、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0.21-0.27
0.412
0.485
0.481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有关专家指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离不开减税政策的实施,当前需要“放水养鱼”,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经济的增长能量。
(1)结合材料一,请对我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合理建议。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