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据《中国制药》报道,化合物F是用于制备“非典”药品(盐酸祛炎痛)的中间产物,其合成路线为:

|
已知:一定条件(Ⅰ)RNH2+
CH2Cl → RNHCH2
+HCl(R和
代表烃基);
(Ⅱ)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如:
(Ⅲ)
(苯胺,弱碱性,易氧化)
(Ⅳ)
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在不同温度下会得到不同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是 。
(2)请写出D+E→F的化学方程式: 。
(3)E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成很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写出合成此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
是(填反应序号)
(5)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①与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3种。
| A.3种 | B.8种 | C.10种 | D.12种 |
(6) 已知苯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Perkin反应生成肉桂酸(产率45~50%),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5CHO + (CH3CO)2O → C6H5CH="CHCOOH" +CH3COOH
苯甲醛 肉桂酸
若苯甲醛的苯环上有取代基,也能发生Perkin反应,相应产物的产率如下:
| 反应物 |
![]() |
|
|
|
| 产率(%) |
15 |
23 |
33 |
0 |
| 反应物 |
![]() |
|
|
|
| 产率(%) |
71 |
63 |
52 |
82 |
请根据上表回答:取代基对Perkin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
①
②
③ [来
实验室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240mL 0.1mol/L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质量为g。
(2)操作中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3)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
|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Na2CO3·10H2O晶体,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完全溶解 |
| C.将已冷却的Na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
|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4)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没有进行A操作;
② 称量时,Na2CO3·10H2O已失去部分结晶水;
③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 定容摇匀时,发现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⑤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若 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
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是;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I2能被Cl2氧化为HIO3(碘酸为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E,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某研究性学生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
l2+2H2SO4
2CaSO4+2Cl2↑+2H2O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试回答: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序号);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
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 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 mol·L-1的Na2S2O3溶液做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反应完成时,共消耗Na2S2O3 200 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
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 A.碱石灰 | B.氢氧化钠溶液 | C.饱和食盐水 | D.浓硫酸 |
⑵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
06 mol。
其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
②。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
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
写实验操作名称)。
⑷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 现象 |
原因 |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
氯气与水反应 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固态混合物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检验该物质中的某
一种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