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电报电信业 B.水运业 C.航空业 D.铁路运输业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握手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观看电影《歌女红牡丹》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清政府积极顺应潮流改革服饰
B.民国时期洋装盛行取代了传统服饰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兴起不缠足运动
D.辛亥革命以后准许百姓自由剪发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