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受到西方文化教育洗礼的新文化健将们坚持“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这一价值取向既与传统儒家伦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脉相承,又获西方近代科学的强力支持,是为新文化的主流选择。”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主流选择受当时国情影响 B.有助于现代价值取向的建立
C.深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对儒家的文化传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到: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并形象地说:“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命运问题
C.增加私营工商业比重问题 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C.关税自主得到了实现 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