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
| 技术类别 |
西方发明 |
上海出现 |
重庆出现 |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①中国侧重于引进西方实用技术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近代化从沿海向内地扩散 ④中国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
|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D.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国民革命思想 |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
|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
|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
|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 B.湖南、湖北 | C.山东、山西 | D.广东、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