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50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
|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
|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
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
|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
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企业,发展很快
②一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
③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
④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继昌隆缫丝厂 ②发昌机器厂 ③天津机器制造局④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促进工业发展 | 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
| 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
|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