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G都是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E是氧化物,H是单质。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填空:

(1)若A、B、C、D、G 均含X元素,且A的一个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G是复合肥料,则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                   的基本原理,M的化学式为           ;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B、C、D、G均含Y元素,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族,G可作净水剂,则反应①、②、③均是工业生产                 的基本原理,M形成的晶体类型为              ;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4组物质的结构简式回答:
① CH4和CH3CH3② CH=CHCH3和CH3CH=CH2
④ C2H5OH和CH3OCH3
(1)属于同系物的是。(2)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3)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是
(4)由于碳链骨架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体是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用电子式表示X与W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由X与Z组成的某化合物中存在非极性键,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不能与铜反应,浓溶液能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已知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1molB中含有6 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取B的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的化学式为

(1)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2FeCl3+Cu="2" FeCl2+ CuCl2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2)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b.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H2、N2、NH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曲线代表(填化学式);
(2)从开始至2min,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第4分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已停止
B.单位时间内氮气的消耗速率等于氢气的生成速率
C.3v(H2)=2v(NH3)
D.c(H2) :c(N2) :c(NH3) =" 7" :9 :2

(4)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则1 mol N2与3mol H2反应完全转化为NH3应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kJ。

欲探究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反应制取氯气)。

请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淀粉KI试纸,写出其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结论:氯单质的非金属性比碘单质的(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和碘位于周期表中族,该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减弱。
(3)装置②的作用是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