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
B.该状态下的细胞内不发生ATP水解 |
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一个染色体组 |
D.若①是X染色体,④是Y染色体,其余则是常染色体 |
基因型为AAbbCCDD与aaBBCCdd的小麦进行杂交,这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 B.8和27 | C.16和64 | D.8和8 |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的盐酸洗去浮色
B.洋葱根尖细胞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和叶绿体、线粒体观察的实验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淀粉已被水解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
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 |
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 |
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足,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实验组 |
5分钟的现象 |
再过5分钟 |
滴加清水5分钟 |
|
① |
0.3g·ml-1蔗糖溶液 |
x |
无变化 |
质壁分离复原 |
② |
0.5g·ml-1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y |
无变化 |
③ |
1 mol·l-1 KNO3溶液 |
质壁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z |
④ |
1 mol·l-1 醋酸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下列对以上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 |
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36个碱基 |
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 |
D.该分子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必需61种tRNA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