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正常代谢途径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
(2)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并与基因数目有关。)
|
平均活性µM转换/h/g细胞(37℃) |
||
酶① |
酶② |
酶③ |
|
正常人(AABBCC) |
0.1 |
4.8 |
0.32 |
半乳糖血症患者 |
0.09![]() |
<0.02 |
0.35 |
患者的正常父亲 |
0.05 |
2.5 |
0.33 |
患者的正常母亲 |
0.06 |
2.4 |
0.17 |
a.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
b.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 ,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
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鹰和狐狸存在关系。大量捕杀狐狸,对鼠和食虫鸟数量的即时影响分别是。
(2)调查该系统某种毒草的种群密度和调查某种食虫鸟种群密度分别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分别是。
(3)该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生产者包括。
(4)若鹰的食物90%来自鼠,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上,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鹰每减少a(表示能量),则草被鼠摄食的量将增加。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6)由于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右图表示一个人一只眼睛受到伤害后,没有进行及时摘除清理,导致了对另一只正常眼睛的伤害。请结合图解回答:
(1)写出图中①、②、③的免疫学名称:
①,②,③
(2)图解所示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所引起的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3)识别①的是T细胞和B细胞细胞膜上的。
Ⅰ右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激素属于有机物中的物质,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中枢是。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①]。
(3)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下丘脑和①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称为。
Ⅱ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的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1)如果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化是。电流计将发生次偏转。
(2)在一个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只能从传入神经传递到传出神经,而不能从传出神经传递到传入神经,是应为联系不同神经元的的存在。
右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胰岛细胞生活的具体液体环境环境是,把胰岛素运输到靶细胞的液体主要是,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进行物质交换。
(2)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该现象说明。
(3)激素②是由图中的细胞分泌的,主要作用是。激素①和激素②的分泌既受调节,也受调节。
(4)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特点。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
根据下图实验过程回答:
(1)通过实验①、②、③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与弯曲都与有关。通过实验④、⑤比较说明,该部位产生的物质能够。
(2)通过实验②、⑥、⑦比较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在。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是。
(3)通过实验④、⑧比较说明,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在。
(4)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不仅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在促进生长和生根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某课外活动小组以扦插枝条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请简单补充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结果。
实验方案:①分别配制相同浓度、不同的IAA和NAA溶液;
②将扦插枝条平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用上述配好的IAA和NAA溶液处理各组枝条的下端;
③将处理过的枝条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观察并记录。
预测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