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题30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根据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Ⅱ-7家族中没有乙病的致病基因)



患甲种遗传病女性
患乙种遗传病男性
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性
正常男性、女性

 

   
(1)甲种遗传病可能为       (写出相应数字即可)(①苯丙酮尿症②血友病).若为①病,病人由于缺乏一种特殊的酶,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经其它代谢途径形成                 ,酪氨酸是人体所需的        氨基酸,临床上对这种病的检测除了检测尿液之外,还可以用         的方法加以进一步确认.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3)Ⅲ-3与父母性状不同,其可遗传变异来源属于            .一般情况下细菌等原核生物是否有此变异?                               
(4)Ⅲ-2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若正常女性人群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则H为有甲病致病基因的男孩的概率是        ,如果H为女孩则肯定不是        (甲病、乙病)患者.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______。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______。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在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图是三种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条曲线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乙中的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段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10 mL酵母菌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的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样品
酵母菌的数量(个/立方毫米)
pH
1
1 210
4.8
2
820
5.4
3
1 210
3.7
4
1 000
5.0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______。
(2)对酵母菌而言,10 mL的该培养液的总数K值为______。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毫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命题思想是要求学生学会用实验方法计算并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

在某一特定的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已知鸡的成熟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


实验一细胞总DNA
实验二细胞总RNA
成熟红细胞
胰岛细胞
成熟红细胞
胰岛细胞
β珠蛋白基因




胰岛素基因




注:+为阳性结果;一为阴性结果
(1)实验一结果表明:
实验二结果表明:
(2)试分析:成熟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的原因是:
(3)在实验二的DNA分子探针杂交实验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
(4)试判断: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是否在探针上,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