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属镍(Ni)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LiNiO2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xLi+Li1-xNiO2LiNiO2
LiNiO2中,Ni元素的化合价为     ;充电时,LiNiO2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2)Ni常被镀在金属制品上以保护金属不生锈。镀镍的方法有:
方法Ⅰ: 电镀镍。以NiSO4为电镀液。
① 待镀零件与电源           相连,金属镍板与电源              相连。
方法Ⅱ:化学镀。将待镀零件浸泡在含有Ni2+和H2PO2的溶液中,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    Ni2+ +      H2PO2+       →     Ni +   +        H2PO3+     
(b)6H2PO2 + 2H+= 2P+ 4H2PO3+ 3H2
上述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
②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
③ 化学镀与电镀相比较,在原理上的相同点是:                                     
(3)Ni可以与CO(g)发生反应:
利用该反应可以提纯粗Ni,得到高纯度的金属Ni。
①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 生产中,在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充入CO气体,粗Ni放置在               (填编号)
A.低温区                       B.高温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2)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该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滤渣A的用途是____________(只写一种);实验室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过量二氧化碳作酸化剂的原因是(只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铝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编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10分)向含有0.8 mol的稀硝酸中慢慢加入22.4 g的铁粉,假设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Fe+HNO3(稀)―→Fe(NO3)3+NO↑+H2O
(1)写出这两个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2)正确表达这两个阶段反应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的关系



(3)在图中画出溶液中Fe2、Fe3、NO的物质的量随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图象(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10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紫色KMn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量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C为双氧水,则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__________.

某同学用碳棒、纯铜片、直流电源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 + H2SO4(稀) = CuSO4 + H2
(1)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能够实现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2)在设计实验实际操作时,由于装置连接不当,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碳棒和铜片上均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并未变为蓝色。请你分析其原因
假设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且收集到碳棒上产生气体体积为11. 2L(标准状况下)。则该过程中铜片上发生的反应式为。此时要使溶液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需加入(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其质量为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图1图2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4)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5)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2和3 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6)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