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所含能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读图完成回答第1-2题
1.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 | B.14.3% | C.0.9% | D.1.2% |
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大量人口迁入 | D.原有人口基数小 |
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
C.社会劳动力不足 |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
关于图中洋流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流 | B.北大西洋暖流 | C.补偿流 | D.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
读下图,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材料,回答题。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 )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
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
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
A.气候 | B.土壤 | C.水文 | D.生物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题。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 B.光照 | C.土壤 | D.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