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Fe2O3,反应原理是: 2FeSO4Fe2O3 +SO2↑+SO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然后用装置中A瓶内的混合物来测定已分解的FeSO4的质量(已知SO2沸点为- 10. 02℃)
请回答相关问题:
(1)Fe2O3俗称为 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酸,Fe2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瓶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C瓶所盛试剂的作用是
,用冷水冷却的原因是 ;B瓶所盛的试剂是
(3)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A瓶的BaCI2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析出BaSO3沉淀 | B.析出BaSO4沉淀 | C.逸出SO3气体 | D.逸出SO2气体 |
理由是
(4)在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Fe2O3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1. 2L SO2气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B)石蕊(C)酚酞
(2)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此时溶液显性。
(3)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1。]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第三次 |
10.00 |
0.40 |
21.50 |
(4)分析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③若烧碱溶液隔夜后滴定,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则滴定结果。
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
![]() |
![]() |
![]() |
现象 |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
C的质量增加 |
A上有气体产生 |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电子流向是①_____________,溶液中H+向②____极移动.(用A、B填空)
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B的金属性比C④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A极的电极反应是⑥_______________,溶液的pH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丙中A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时,D极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⑨____________.若D为Zn,则D极质量减轻⑩_______g.
(13分)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B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自主学习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探究影
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
T/K |
大理石规格 |
HNO3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
① |
298 |
粗颗粒 |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② |
||||
③ |
粗颗粒 |
|||
④ |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
Ca(NO3)2+
CO2↑+
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 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O6。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有维生素C,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500mg·L-1左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分析的实验报告:
(1)测定目的:测定XX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2)测定原理:C6H8O6 + I2 → C6H6O6 + 2H+ + 2I- 。
(3)实验用品:
①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铁架台,锥形瓶,滴管等。
②试剂:指示剂(填名称),7.5×10-3mol·L-1标准碘液,蒸馏水。
(4)实验步骤:
①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润洗好后装好标准碘液。
②打开软包装橙汁,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①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定终点,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记下读数,再重复操作两次。
(5)数据记录处理,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mg·L-1。
(6)误差分析:若在实验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维生素C的含量偏低的是
A.量取待测橙汁的仪器水洗后未润洗 |
B.锥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C.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 |
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