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染色体中DNA的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④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出现新性状
A.4种说法都对 | B.3种说法不对 | C.至少有2种说法对 | D.有1种说法不对 |
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下图为香蕉成熟后细胞CO2释放量和乙烯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呼吸跃变导致乙烯含量剧增 |
B.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的标志 |
C.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 |
D.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发育 |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即光照强度)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 |
B.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
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
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
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A.x轴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变 |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改变 |
D.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
下列对实验或方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低倍显微观察花生子叶中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
B.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分别用无水乙醇和93号汽油 |
C.用标志重捕法测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的脱落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
D.可以使用含35S的NH4SO4培养基培养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