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某校高三(8)班同学展开“走进世博”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世博会会徽和世博会中国馆图片(见图)
(1)从文化创新角度,探究上海世博会会徽、世博会中国馆所展现的设计理念。
【研究世博】
为了了解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社会生活、城市发展等产生的广泛影响,同学们参与了某机构组织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2)从《经济生活》角度,探索上述调查结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至少三条)
【学习世博】
2014年第二届世界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南京举办。为支持青奥会,高三(8)班同学计划高考后参观上海世博会,回宁后准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向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3)请说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与南京实际相结合的哲学要求。
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科学发展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一:2011年12月4日,广东志愿文化节以“粤志愿 粤幸福”为口号,以“培育推广志愿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培育具有广东特色的志愿文化,着力发挥共青团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2011年12月5日,佛山市“志愿者名人堂”揭幕仪式暨“微志愿”文化展在佛山创意产业园隆重举行。佛山志愿服务提出“微志愿”理念,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用每一位市民的力量去激活整个城市的文明基因,通过“弘扬志愿精神、推动社区关爱、爱心圆梦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材料二: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广东志愿文化节活动对公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2010年7月29日我国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本题12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这一新标准,我国至少有上亿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材料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07年9月,刘襄、奚中杰等人明知用瘦肉精饲养的生猪使用后对人体健康有害,仍然非法共谋生产瘦肉精并进行销售。2011年7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别判处刘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奚中杰无期徒刑,肖兵有期徒刑15年,陈玉伟有期徒刑14年,刘鸿林有期徒刑9年。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怎样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本题12分)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1)材料体现了A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2)A市群众参与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