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
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
C.生物的进化只受到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豌豆的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GGYY和ggyy杂交得F1,F1自交后代得F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性状分离比为3:1 |
B.F1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性状分离比为3:1 |
C.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性状分离比为5:3 |
D.F2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性状分离比为3:1 |
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1/4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含有DD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 B.9:3:3:1 | C.4:2:2:1 | D.1:1:1:1 |
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性小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