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19 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太代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修改完善选举法的依据。
(2)选举法的适时修改完善,对人们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有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材料二:“《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民消费预期。
(1)试概括图表中的信息,并揭示图表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1)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体现的哲学道理。
(2)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立法法修改早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届以来。法制工作委员会着手立法法修改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立法法的议案、建议和近几年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各她方的相关意见;赴黑龙江、宁夏、江西、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区)进行调研:分别召开地方、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座谈会;邀请地方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共同研究修改;专门就立法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听取20多个省(区、市)和较大的市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意见.2014年8月25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二次审议后,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是继金砖国家银行之后,我国主导成立的又一个国际经济组织。2015年4月15日,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点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1)描述图l、图2分别反映的主要经济现象。(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成立亚投行?
(3)结合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就实现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1)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道理。
(2)“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如何体现我国的政治制度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