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与众不同的特色是有效的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实现经济成功、创造出“中国模式”的全新现代化之路的真正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着新的考验。全党要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提高党的公信力,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公信力。
近年来,相对欧盟其他成员国受债务危机拖累,经济持续低迷,德国强劲的经济与稳定的金融一直是欧盟国家的标杆,2014年,德国经济持续发展,破产公司数量降至15年最低。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是
A.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 |
B.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结合 |
C.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
D.强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根据凯恩斯理论,制定这样的政策是基于
①资本流动性偏好,民间投资养老服务产业的热情会提高
②扩大财政支出能促进养老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③资本边际效率递增,投资养老服务的预期收益率会增加
④养老服务产品的有效需求旺盛,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B.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014年,是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最低的年份,看上去并不太美的数据背后,却是经济转型曙光的初现。这一年,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崛起,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开始发力;增长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驱动;区域结构发生了变化,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用物质第一的观点看待经济发展
②要坚持用系统优化的观点看待结构变化
③要坚持用实践第一的观点对待经济增速
④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当前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的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上稳中有进。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说明
①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③要做好量的准备促进事物质变
④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