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表现为紫,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表现为紫,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表现为白,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表现为紫,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植株自交,单株收获中紫花植株所结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α1-抗胰蛋白缺乏症是一种在北美较为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对于该致病患者常可采用注射人α1-抗胰蛋白酶来缓解症状。
(1)图1表示获取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过程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该酶的作用特点是。
②c过程称为,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③要确定获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的目的基因,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利用
技术检测该基因的碱基序列。
(2)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易获得这种酶,简要过程如图2。
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
②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GEP)基因的作用是便于。基因表达载体d,除图中的标示部分外,还必须含有。
③若要使转基因羊的后代均保持其特有的性状,理论上应选用技术进
行繁殖。
某同学开展有关果酒制作的探究如下图。
(1)植物组织培养的探究由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葡萄幼苗可能产生了。若要确定其化学成分,可直接从葡萄幼苗中。
(2)该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
①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是酵母菌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包括有。
②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在以后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制果酒过程过程后一阶段的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④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酵母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⑤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从而淘汰掉杂菌。
下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I、II、III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过程。
(2)图1中未标记出II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百万千焦。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
(3)购买了一批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但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先进行。
(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5)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
(6)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图1为动物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图2示兴奋传至b点的膜电位变化。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的下丘脑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
(2)在图1中的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后,由图2知:c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此时电流表指针向方向偏转。
(3)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无影响,则导致兴奋不能传导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的结合。此反映细胞膜具有功能。
(4)若摘除动物的甲状腺,图1中毛细血管中物质甲的量将会(增多、减少);注射较多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图1中的细胞的活动。
(5)当动物失水过多时,图1中的下丘脑细胞分泌的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图1表示果蝇细胞染色体组成。已知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翅(B)对黑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据图回答:
(1)对果蝇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
(2)摩尔根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的雌雄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1/2为红眼,1/2为白眼。对于这实验现象,摩尔根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作出解释,后来又通过等方法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
(3)针对果蝇某遗传病绘制其家族部分成员系谱图(如图2)。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Ⅱ6号个体为该基因显性纯合子,Ⅲ2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上述实验说明:控制敏感型.耐受型的性状的基因位于中。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